笔试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当前全国各地的笔试试卷的题型设计来看,除了测试应试者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题型外,一般还设有占分值近四成或一半的作文题,有的地方对有的层次考试(如选拔副厅以上干部)甚至把作文设计为一门独立的考试科目,如《申论》。写作考试的本质是测试应试者对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综合掌握程度,特别是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
按照中组部2009年9月颁布的新版《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的要求,可以得知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申论与写作考试的主要测评要素有:
(一)理论素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公共知识素养。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五)文字表达能力。以规范、简练、清楚、严密、准确的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
结合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历年的写作类试题内容和风格,可以看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的主要目的和本质是通过对领导干部理论知识、政策水平、科学知识、表达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测试。考生要把握大纲要求,结合历年真题的实际内容,大力提高自身适应领导工作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具体来讲,要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努力:
一是政策理论水平的提升。年轻干部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其领导水平的高低,在于综合素质能力,而政策理论水平集中反映到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到现代化建设。政策理论水平表现为对政策理论的理解力、贯彻力、运用力、执行力。
例如公选案例处理题:如何落实上级纪委《关于元旦、春节期间加强管理,严格廉洁自律的通知》。它要求应试的年轻干部具备廉政建设理论,熟悉党风廉政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各项规定。又如材料申析题,主题是推进和谐广东建设。试题通过一个发达地区的乡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劳资纠纷不断、社会治安管理压力大、政府与群众关系差、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和一个欠发达乡镇社会安定、纠纷少但存在招商难、农民人均收入低的两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和谐乡镇的案例,要求年轻干部谈谈如何从实际出发,推进和谐广东建设。这就要求年轻干部应试时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建立和谐社会和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关于建立和谐广东的精神,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年轻干部整体素质的基础和灵魂,是建业立身的强大精神支柱,直接影响到领导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高低。对年轻干部来说,思想道德应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服务宗旨;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秉公办事的党性原则;诚恳待人、宽宏大量;严于律己的自省精神等。
广东省某年市管职位笔试策论题要求应试的年轻干部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题,联系实际作答,在考年轻干部工作能力的同时,从一个侧面考理论学习、道德品质,考思想境界、群众感情,考服务宗旨、思想作风,考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而公选副县干部的一道试题:“你任职以后,如何在工作中做到既‘入乡随俗’,又‘移风易俗’”。试题显然与市管干部笔试考题异曲同工。“入乡随俗”,指转换角色、摆正位置、与群众打成一片,考思想道德、群众观点;“移风易俗”,指保持本色、不辱使命,有所作为。这显然在引导年轻干部思考工作中如何按党的路线办事,密切与群众的关系,树立亲民作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三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拓展。文化知识水平是年轻干部整体素质的基础。年轻干部要胜任未来的领导工作,担负起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应当具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导科学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尤其是要懂得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和领导科学方面的知识。
从公选考题看,有的考题给定的材料反映的是乡镇经济发展思路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有的是城市规划建设问题,有的是行政执法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年轻干部具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
例如,案例处理题:一位学生家长来信反映某中学周围有许多网吧,一些学生沉迷其中,影响正常学习和身体健康,请求解决。要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应试的年轻干部必须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人生经验结合起来,针对中学生沉迷网吧问题,得出合情合理的解决办法。